「企畫」還是「企劃」,是個有趣的題目。現在一般人行文的趨勢,大抵是計畫的時候用畫,企劃的時候用劃,不拿刀的企畫,非常難得才能一見。用阿姑比較一下:

企畫:約有 804,000項符合"企畫"的查詢結果
企劃:約有5,440,000項符合"企劃"的查詢結果

拿刀的「企劃」以六.八倍的使用率大幅領先拿筆的「企畫」。所以在台灣做企畫工作的人,差不多接近九成都是「御前帶刀」啊。:p

可是這實在很怪,我們在企畫事情的時候,用得著動刀嗎?

「畫」在甲骨文的時代,畫的是一隻手拿著筆(聿),然後畫圖(田);到了小篆時代,田地四邊多了幾個象徵邊界的直線;到了漢隸,四邊的直線只留下了最底下的一橫,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。


(簡筆的畫,還保留小篆時期的四方邊界。影像來源:全字庫三希堂法帖.祝允明「後赤壁賦」)

所以畫字最早的起源,就是拿個樹枝,在地上畫分田域疆界。引申出來,當我們畫圖案的時候,也用這個字來表示這種行為。

所以不只做計「畫」,想企「畫」,討論都市計「畫」的時候,用不著刀子(劃),甚至當我們要「畫」分勢力範圍的時候,還更加用不著刀子。因為畫的本意就是畫分勢力範圍,如果你拿著刀子在地上畫線,應該是滿無厘頭的吧。


***
上面的文,來自 http://b-oo-k.net/blog/blog.php/2008/383 老貓學出版
還有一堆網友的迴響,看看,挺有趣。

至於為什麼要找,因為那天我的「企劃」被校長改成「企畫」。心有不甘。 :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